【緣起】
大學時在臺藝大修習古蹟藝術修護課程,從大學所學的許多傳統藝術、民俗學及田野調查等課程以來,發現成為民眾與藝術的橋樑,勝於成為一位專職的藝術家,也在當時對在地文化有深刻的興趣與愛好,除了自發性定期去上公共藝術的課程,也主動去關心跟社區營造有關的研討會及活動。畢業後進入藝術行政及活動企劃相關產業,不時的思索可以透過哪些方式讓藝術進入生活、讓藝術介入社區,幫助環境更美,更好。
【期許】
由於之前接觸的社區參與是在農村(雲林),想必一定跟臺北的都會區土地紋理有非常大的差異,除了行事的方式不同外,對於人際的交流及與社區溝通的管道,一定需要透過經驗的交流與分享去學習,也才能得知應注意而自己未知的區塊。因此希望透過難得的機會,更加了解社區營造的各種面相外,也希望能發掘自己的專業跟所長,可以在社區營造領域做出何種貢獻?極限會在何時出現?困難點會在哪裡?前輩的經驗為何?都能透過各種契機,讓自己大大成長!
【我的關注】
現行公共藝術相關規定,緣起於1990年代,在當時文建會推動下,一開始即與臺灣各地方的「社區總體營造」運動結合,企圖重建地方的主體性與宣傳地方特色,間接促進土地意識與國內旅遊的風潮。但這20年間,由於大多數公共建設多集中在都會區,也大量投注在原本文化資源豐沛的地段,大量的硬體設置其實跟民眾的互動性很低,多數的人不會去重視,甚至視而不見。因此,我想要思考,到底該如何將公共藝術的資源,真正「有效」的實現在常民生活之中?要如何透過藝術多元性的參與,讓社區更更美、都會區的人情味也可以很濃厚、凝聚力也可以很動人。於是在去年10月間環島的行程中,安排了一些社區參訪點,例如台南的土溝村、雲林北港的劉厝社區及南投埔里的陶米村等,試著去找出一些脈絡,自己可以於所在之處怎麼做?
在臺北市北投區的唭哩岸居住將近30年,緊鄰石牌的吉慶社區,那是個民眾參與度極高(綠美化)且社區亮點(耶誕巷)清晰的一處美樂地,也曾得過社區營造的獎項,卻不知為何無法帶動鄰近的社區鄰里也一同投入美利善的作為,讓周邊社區環境更好,成為大規模推動社區營造的地區。其實當年考研究所時,就很想透過跨領域藝術的方式,從唭哩岸在地人文為起點,喚醒在地居民的認同感,但由於最後沒考上碩士班,暫時失去了一些可以投注的資源,也因為現實因素必須成為上班族,無法分身投入自己社區的營造,但很慶幸自己總在這個領域中學習,這樣的夢想一直存在,希望有一天自己的量能可以達成這個理想。
【我的奉獻】
因為曾經在公部門(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)及非營利組織(社團法人雲林縣雲林故事人協會)任職,對於撰寫計畫、爭取資源有一定的經驗。現職的公共藝術相關工作也常代表計畫主持人提案簡報。對於各類資源都缺乏的社區,我所能意會及協助的地方,最重要的就是先幫社區搜索可以申請或爭取資源的平台,並做出可以獲得肯定的企劃方案,在取得資源之後,投入最重要的執行階段,這個時候非常需要適才用才,希望可以借助這幾年來累積的藝文夥伴,找到對的、合適的人一起來協助社區,相信可以對其有不錯的幫助。
【由我開始】
我一直相信,雖然當初沒有大學應屆畢業就考上研究所,是因為上天知道我的實務經驗不足,應該透過工作經驗學習成長,了解現今社區的需求以及自己真正的所長之處。進入社會已邁入第三年,做過出版設計、活動企劃、專案經理、開放館所的管理維護、展覽策劃、藝術行政等工作,也長期擔任臺灣在地藝術家的策展志工,現在是應該發揮自己長時間累積的量能,在需要我的地方投入心力,一方面實現自己的夢想,一方面對於所在之處做出奉獻。但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更明確的了解,認識更多可以暢談分享、盡情交流的前輩與夥伴。所以,交給我吧!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