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庚說:當面臨現實洪流的衝擊時,自己是否能夠保有正面積極的態度,站穩腳步不被沖垮,反而能夠逆流而上。人際間不能單純的只想自己好,製造雙贏、多方勝利的的情勢,這才是所謂成功的關鍵。
<以下為貼文>
景氣復甦,就業市場解凍,不管留在老地盤、轉戰新戰場,今年都絕對是值得摩拳擦掌的一年。若是明年此時,你希望交出一張更閃亮的成績單,那麼現在需要哪些新思維?專業夠「硬」,如今只是在職場走跳的基本配備了,因為過來人都知道,生涯進行到中途,各種人際相關的「軟實力」(soft skill),才是決定這輩子原地打轉,還是曲線反轉向上的關鍵!
史丹福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早就指出:「一個人的財富只有12.5%靠知識創造,其他87.5%都來自與人應對的能力。」不過,這當然也是最難的一課,因為「人情世故」與「忠於自己」間,似乎總有道難以跨越的鴻溝。
對年輕的工作者來說,當中的衝突與難度又更高。去年波仕特線上市調針對七年級生的一項壓力調查中,「人際關係不好」是新世代公認「工作上最怕遇到的事」第一名,與上司、同事相處不理想,更是造成離職的主因。
光是「怕」,顯然無助於事。既然洞察組織與人性運作的邏輯,是難以迴避的一課,那麼與其橫衝直撞,讓自己傷痕累累,不如聰明因應,化阻力為助力。
別當地基人!默默苦幹很難爬到高階
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所組織行為學教授傑夫瑞.菲佛(Jeffrey Pfeffer)不僅是《商業2.0》雜誌(Business 2.0)的專欄作家,也擔任多家知名大企業的顧問、董事,一直以探討企業中的「人性因子」(The Human Factor)見長。他幽默地譬喻,職場中很多人都屬於「地基人」:老實、認真、會做事更甚過於面對人。
雖然地基是房子必備元素,沒有它房子就塌了,但它深埋在地底,完全不引人注意。地基人頂多靠默默苦幹做到中階主管,能繼續向上掌握大權嗎?答案幾乎確定是不能。
如何在競爭——為工作、為升遷、為個人影響力的路上,讓更多人樂見你成功、並適時拉你一把?長袖善舞並非唯一解方,從菲佛的書中延伸出一個全新概念──「善良心機」。意思是,不妨先承認權力競逐無所不在的事實,然後用建設性的雙贏思考,來打造靠近權力的道路,這樣才能為自己在殘酷職場中,創造出「努力→升遷→成功」的正向循環。
一旦認同心機的必要性,再從解決問題、達成目標、共好互利的角度出發,實踐「善良心機」,好人成大器並沒想像中困難。菲佛在《Power!面對權力叢林,你要會耍善良心機》寫的一段話,其實頗能傳遞他寫這本書的初衷:「不要抱怨人生不公平,也不要抱怨你的組織文化不健全,更不要抱怨你的老闆是個大混蛋,你有責任也有潛力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。」2011年,開拓職涯新局面,大家就一起學會好好運用「善良心機」吧!
(感謝 Candy 分享)